就算从未学习过日文,也能猜出这首俳句所描绘的场景—— 古池塘、青蛙、飞跳入水、发出声响。甚至能本能地在脑中勾画出一番寂静场景来,是王维的「独坐幽篁里」,也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是的,无论是可视化的“文字”还是不可言说的“意境”,我们都能与他们建立一种暧昧地感同身受。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对于日本,我们实在过于熟悉。
同根同源的文字,斗拱结构的古建,留白寂静的美学,刻在骨子与历史里;灌篮高手、宫崎骏、是枝裕和、AKB48...从80年代起充斥于国人日常的动漫、电影、连续剧更不断更新着我们对日本流行的认知。
然而看得听得越多,也更加迷惑。
这个自称“大和”的民族谦逊也好斗,保守低调的同时情色文化却能独树一帜,音乐文学中贯穿的“物哀”延伸在茶道、花道、枯山水等仪式感极强的艺术之中,而这些、那些本都源于中国。
我们曾想当然认为日本是汲取中华文明而成长起来的“学生”,但中日在近代史上的纷争纠葛以及其在战后作为“亚洲奇迹”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日本与中国实有本质的不同。
是时候抛开所谓“一衣带水”的次生文明观,而将日本作为完全平等且独立的文明来审视其在大东亚乃至世界中的独特性了。从熟悉的10个关键词发问,以器物和建筑为媒,阅读日本2000多年文明史。以五感体验日本的美学与匠人精神,行走四大古城,在日本学专家的宏大叙述和入微细中,深入求解日本的过去和当下,赴一场“重构日本”的人文之旅。
带着这10个问题
与日本学专家一起
漫步日本的风雅与古意
深入中日的同与大不同
学术研究专长:日本学/日本古代史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 博导
日本国学院大学历史学博士
国内研究日本古代史的核心学者,1997年于日本国学院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的日本古代史、东亚国际关系史学家、国学院大学的铃木靖民先生,200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王老师在2011年~2019年间多次访日,分别于神户大学、东京大学及国际日本研究中心访学交流。
代表作品:《古代日本都城的空间与礼仪》、《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与信仰》、《东方文化集成日本古代史》等多部专著,另有学术论文多篇。
此次王海燕老师将全程带领日本行程,并给我们带来2次行前课及2场行中分享:
1.历史:纵观日本2500年
2.地理:日本地方特色文化风貌
景区规划与传统古建筑设计人
耿威老师致力于古建筑相关研究与建设项目,于《古建园林技术》、《中国园林》、《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等平台发表过多篇论文;并主持或参与北京北海公园保护规划设计、 河北易县清西陵测绘、北京天坛测绘、宁德龙华禅寺方案设计、山西五台山法王寺规划设计等数十个古建筑相关工程项目。目前耿威老师长居日本,常年走访考察各类日本佛寺古建,对当地古建筑历史、建筑美学、规划及保护等方面均有研究。本次行程,她将在京都、奈良区域与王海燕老师进行配合讲解,主讲日本与中国佛寺建筑部分。
日本的文明发展起点远远晚于亚洲大陆上的诸多国家,早期文明的起步更是缓慢,公元二世纪才脱胎原始部落社会建立起所谓的“国家”,还是由“事鬼道能惑众”的女王主导。然而穿越回二十一世纪,毫无人口与土地优势的日本,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被定义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多数人将其归功于日本战后50年的大力改革,却忽视所有文明的突发性转折都有迹可循,每一个历史脉络中的节点都指向着未来。本次游学将以日本馆藏最丰富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为启,从日本新石器时代的绳文陶罐、奈良时期的佛造像,迈向江户时代的浮世绘... 建立起认知日本的立体框架。
而后,以国际都市东京即曾经的江户为原点,往前溯源,前往开启武士政权的镰仓、象征贵族文化的京都,最终抵达日本历史文化的发祥地 ——奈良古都。通过四大古都的实地游学,攫取日本历史上的重要闪光点理解其演进。如果中国被划为大陆文明,荷兰定义为海洋文明,那么日本可以说是兼具两者的特异存在。它与东亚大陆的距离让它可以摄取大陆文明而反射出诸如农业社会的结构;但作为四面环海的岛国,在近代又无可避免地与西方航海国家大量接触而拥有冒险、进取的外向性格,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在日本形成了的新的统一, 使他创造性地转化已吸收的知识并孕育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世界火山分布图
另者,3/4被山地占据、作为世界20%大地震与10%火山集中地、从南向北跨越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的日本,也同样被气候环境所左右。万物有神的神道教信仰、日本创世神话中从汪洋诞生的国度...都充斥着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对樱花转瞬即逝的喜爱,也是面对自然灾害导致瞬间毁灭的心理缩影。富士山上的鸟居
故对日本文明的探索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感知,让我们沿着东海道一路西行,将自己置于山海之间,理解风土如何造就日本。
在日本,无论是在百年老店用餐或是街边小铺喝茶,都会在不经意间惊异于器皿的精美,匠人文化便是如此浸润在日常。自古以来,陶艺、木工、庭园、茶道、花道、伎乐之中有匠;江户后的现代化之路上,造船、建筑、医疗技术中有匠;21世纪,索尼、佳能、卡西欧等跨国企业及风靡的日本动漫、电影等中也有匠。
传统工艺在日本得到最好保留,「匠心精神」更是传承在大和民族的前进道路上,唯有亲身体验和面对面交流才能懂得。此次行程我们将在京都泉涌寺见习有皇室渊源的「未生流」花道,于日本茶都宇治的别庵学习「茶道」仪式,在郊外岚山的“小琉璃光院”内躬身体验天皇朝服上的古染工艺—— 「梦黄栌染」,在南禅寺顺正书院品尝已有120多年历史的「豆腐料理」...
行程内嵐山「黄栌染」体验所在
公元一世纪,《汉书·地理志》道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这是中日交流的最初记载,也是日本最早的文字记录。而在我们熟知的13次遣唐使到达大陆前,通过朝鲜前往日本的中国移民也早已把开矿冶铁、耕田稻作、蚕桑纺织传了过去,中日的官方、民间往来多到无法历数。日本遣唐使三条航路
所以,当我们从大历史的视野去解读日本,以系统化的框架去认知,再以实地游学的方式亲临,通过天皇制度、建筑造像、禅宗庭院、流通器物等可感知的内容切入,展现两国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上的广泛链接,为“似曾相识的感觉“找到源头,为中日在近代史上的纠葛探寻线索。13世纪由日本僧人忍性策划制作而成的鉴真东渡绘画集历史交替,曾经的中国作为老师,让日本人发出“和魂汉才”的呼喊;千年后我们的志士则受日本“明治维新”的鼓励而推出“戊戌变法”,二者的结果完全不同。站在21世纪,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日本?就在旅程中寻找答案吧!
/ 行前阅读推荐 /
【书籍】1.《日本文化史》[日]家永三郎;2.《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创;3.《日本手工艺》[日] 柳宗悦 ; 【纪录片】NHK《美之壶》系列片 https://b23.tv/gqg9k5F、NHK《新日本风土记》系列片 https://b23.tv/VWvjXRS